近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标准《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》(GB 16889-2024),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、设计及施工与验收、入场、运行、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、污染物排放控制、监测、实施与监督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。
该标准首次发布于1997年,于2008年第一次修订,本次为第二次修订,将自2024年9月1日起实施。
随着新标准的发布,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。
标准明确要求:填埋场应按照有关法律、《排污许可管理条例》《环境监测管理办法》和HJ819等规定,建立自行监测制度,制定自行监测方案,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自行监测,保存原始监测记录,如实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开污染物自行监测结果。
同时也对水污染物、甲烷气体含量、大气污染物含量等指标作出明确监测要求,并指出应对场界恶臭污染物和无组织气体进行监测,频率分别为每月至少1次和每季度至少1次。
为了达到新标准的要求,填埋场需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设备进行监测。
01
恶臭气体监测
恶臭气体的检测通常涉及到多种类型的传感器,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特定的原理来识别和量化不同的气体成分。常见的用于恶臭气体检测的传感器包括电化学传感器、光离子化PID传感器等。
02
甲烷气体监测
能够检测甲烷的传感器有很多种,其中非分散红外(NDIR)传感器是一种精度高、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气体探测类传感器。
从原理上来说,NDIR传感器可以测量0~100%vol的目标气体,具有量程宽、选择性好、抗中毒、不需要氧气、长期稳定性优异等等显著特点,常用于一般工业环境、城市燃气管网监测、环保部门的大气污染源监控等场合。
03
水质监测
水质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水体中特定物质含量或性质的装置,它可以实时或定期提供水质参数数据,包括但不限于pH值、溶解氧、浊度、电导率、重金属离子浓度、有机污染物等指标。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水体健康状况、预防水污染事故、指导水处理工艺的调整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新版《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》的发布,对填埋场的污染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不仅能够满足新标准的各项监测要求,还能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,为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。
更多污染源监测传感器解决方案,请联系 17513176192 获取~